
如果您不想只是在城市裡逛街走馬看花,且正在尋找首爾以外真正獨特而特別的體驗的話,那麼這裡就是您的最佳選擇。 明河村(명하마을)它就在羅州的西北部。

這裡是全羅南道郡的靛藍染布製造小城。 全村里只有37口人,特別的是10個人住一戶!
這種發明靛藍染料的方法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之前(羅州地區從朝鮮時代起,就是靛藍染料的主要產地之一)。 目前這個農場由第七代兒子接班擁有,他的家庭靛藍農場可以追溯到朝鮮王朝。 創造靛藍染料的過程非常耗時和費力,即使這種植物被認為是一種雜草(大青葉)。 因為顏色提取的難度跟麻煩度,使得用靛藍染料製成的布料或衣物從過去和現在都被認為是一種非常珍貴且稀有的商品。

如何製造出靛藍色染料
為了首先製作染料,必須先收採靛藍植物大青葉,一般來說,3~4月是大青葉的播種期,7~8月是收獲時節。工人們將大青葉放入盛滿水的罐子里,經過2~3天浸泡,水會變成淡綠色。倒入熟石灰後,經過一系列氧化反應,水會由淡綠色變成青色。靛藍染料最終會沈澱在罐子底部,這些像粘土一樣的沈澱物被稱為泥藍。盛有泥藍的壇子會被放在避光陰涼的地方保存。 接下來,它們需要被擠壓和發酵,攪拌直到底部有染料沉澱。 一旦有沉澱物,它就會與鹼液和鹼性物質混合以中和酸度。 農場甚至在手挖窯中自己製作鹼液,需要 40 公斤牡蠣殼才能製作 4/5 公斤鹼液! 一旦混合物被中和,液體表面有青色氣泡產生時,表明已經達到了用於染色的狀態。

為了給織物染色,需要盡量用最短時間反復將其從水中順利傳遞到染料以防止染料長時間接觸到空氣,這樣可獲得較豐富的顏色。 重複次數越多,顏色越豐富。 接下來,我們在中和混合物中洗滌並反覆大約 10 次。 這是為了固定染料(定色)並防止任何滴流。染色的訣竅是浸泡3分後,需接觸空氣氧化,顏色才會越深。一直浸泡在染劑而沒有接觸空氣,是不會越染越深的

最後流程,我們的大披巾(絲巾)掛出來等待晾乾! 他們在陽光下看起來是不是很漂亮。 製作這些披巾的過程需要足夠的專業知識和大量時間。 所以通常一條的售價從農場的150,000到機場免稅店裡的售價大約300,00韓幣不等!

靛藍染料被發現的歷史
高麗王朝時期發現在該地區使用靛藍植物作為染料。 附近的一條河在每年雨季都會氾濫。 而正巧大青葉會沿著被洪水淹沒的河岸繁茂生長。 所以當地人希望為這種在該地區茂盛生長的植物找到用途。 後來他們發現它可以產生一種淺藍色染料,當反複使用時,它會產生濃郁的深海軍藍色調(現稱為靛藍)。

照片中的粉紅色樹在夏季最熱的日子裡開花,一旦開花開始減少,就可以準備開始收割水稻。看花就可以知道稻子成熟了
如何到達
要到達這個村可能會是一個艱難挑戰,因為離那邊最近交通便利的大城市是光州市,到達這個小村莊的最佳方式是乘坐火車或巴士到羅州市站。 然後從那裡有公車可轉乘,但班次很少而且很慢。 因此,最好從 1 號出口外乘坐計程車前往羅州明河村- 靛藍染料農場體驗中心。